話說近日有移民律師根據移民部審批作業的實際配額,揭露今年家庭團聚類移民的父母及祖父母配額,將會大砍三分之一,消息傳來引起各界強烈反彈。
面對群情洶湧,移民部除了搬出原訂的目標配額混淆視聽,移民部長康尼(Jason Kenney)日前在一個為此而召開的記者會上忽發奇想,大放厥詞,指稱那些希望與父母團聚而未能如願的人,是「他們選擇離開父母及祖父母」(They are making the choice to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.)。
言下之意,你們不能團聚不要責怪保守黨政府目前的政策,是你們最初考慮移民時就決定離開父母,怪就只能怪自己,活該!
且讓我講一個這些活該的移民的「活著是為了愛」的故事。
一位熱愛自由、個性叛逆、性情坦率的獨生女,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父母當然不願意讓她離開自己身邊半刻。可是面對原來居住國度政治生態以至社會風氣的丕變,父母深知,女兒若在這裡待下去,一定處處碰壁,一生不會幸福快樂,為了愛,父母苦苦勸告女兒移居加拿大這個眾所嚮往的自由開放的國度。
平日不大聽父母話的女兒,也體會父母的苦心,為了愛,她聽從了父母的勸告,放下如日方中的事業,隻身踏上移民路,來到了加拿大。
本來她可以像很多移民一樣,拿到了加拿大公民身分後便先回流母國,與父母團聚,可是她在這裡找到了此生的真愛、自己的另一半,為了愛,她決定留下來。
下一步,自然是申請父母來加團聚。可是,就在她苦苦等候杳無回音之際,醫生驗出父親已罹患初期的帕金森氏症。父親老邁的年紀再加上這個疾病,移民之夢恐已無法實現。可是為了愛,她不介意一年中一再的兩地往來,或不惜花上幾千塊錢購買私人醫療保險,讓父母以一般旅客身分,一年中來加短聚數月,只希望在父親有生之年,在帕金森氏症奪去他記憶之前,多陪伴父親片刻。
只要對世情稍有體會的人、只要稍有點人文素養的人、甚至只要稍有人性的人都曉得,正如這個故事所揭示的,人世間的悲歡離合、愛與恨、取與捨、去與留,並不是像只會利害算計的這位保守黨政府移民部長說的那麼簡單的,有時候,決定離開,反而是為了對對方的愛。
顯然康尼不知人生的悲歡離合和愛與恨為何物,不知愛為何物,自然就是無愛可言。
至於「性」,康尼說出那句話,作為移民部長,他不但侮辱了上述真實個案中那位作出艱難決定的新移民,也侮辱了所有作出艱難決定的移民,甚至侮辱了所有移民;這樣一句話,出諸任何人之口,恐怕都被指為毫無「人性」可言。
康尼如此「無性無愛」,也難怪,當人們談到了「有性無愛」、「有愛無性」、「有性有愛」……,可能就同時談到他了。
在2004年自由黨執政時,父母與祖父依親移民只需要三年,現在保守黨執政後,前幾天宣布大幅削減中國及台灣的父母移民配額,如今需要十三年的時間。
問題不在於加拿大移民的多與少,而是哪一個政黨執政的問題!
的確在作移民決定之前是要想到許多可能的後果﹐其中之一就是遠離家族。移民過去的國家沒有義務要接受一個移民的所有家族﹐包括父母或是祖父母。尤其是他們來到只會添加福利支出的話。
如果移民到日本﹐歐洲﹐其他東南亞國家﹐有可能全家族慢慢遷移過去嗎﹖有可能那些國家會接收所有移民的手足及其家屬﹐還有父母嗎﹖
以下為網民留言:
帕金森氏症是會影響記憶的,雖然早期的症狀主要在身體運動機能方面,但到了較晚階段,會出現癡呆症一類的症狀,心智受到影響──包括記憶。